根據采石場的生產工藝和作業方式,在整個采石過程中,包括鑿巖穿孔、爆破礦石、采掘、剝離、裝載和運輸以及職業衛生等,這些都存在多方面多形式的對工作人員身體甚至生命,甚至會對生產設備造成傷害。對這些危險因素進行了全面認真的識別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預防措施。
露天采石場的危險有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危險因素有以下幾點:
1、采石場邊坡不穩定以及開采方式不妥,會造成邊坡過陡、過高、危石等沒有及時清除,或存在不分段開采、或從臺階下“掏采”現象,或由于礦石穩固性差或地質結構變化,在鑿巖、爆破震動、雨水沖刷、強勁風流等外力作用下,引起邊坡垮塌、滑坡等危及工作人員生命和設備財產安全的危險因素。
2、爆破由于炸藥本身的易爆性、炸藥在爆炸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以及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炸藥、雷管等爆破器材的領取、使用操作,由于導火索火雷管起爆、爆破后處理不當、警戒不嚴、信號不明、安全距離不夠、飛石傷人、違章或人為失誤等原因,危及人員生命和設備財產安全的危險因素。
3、生產環境中產生的粉塵危害極大,它的存在不但會導致生產環境惡化,還會加劇機械設備磨損,縮短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更嚴重的是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引起各種職業病。露天采石場在鑿巖、爆破、裝卸、破碎、篩分等作業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將會對作業人員造成職業傷害。
4、噪聲能引起職業性噪聲耳聾或者引起神經衰弱,會使操作人員的失誤率上升,嚴重的還會導致事故發生。露天采石場的噪聲主要產生于鑿巖作業、空壓機、破碎及爆破瞬間。鑿巖作業產生的噪聲強度較大(90分貝以上)、時間長、距人近,危害性較大;空壓機運轉過程中,產生的噪聲約為95分貝,但距人較遠,危害性不大;破碎產生的噪聲約為90分貝,采取減震措施并經一定距離衰減后,對人體危害性不大;爆破產生噪聲雖然強度大,但具有瞬時性,一般距人遠,有害性較弱。
5、高溫露天作業夏季除受太陽輻射外,還要承受被加熱的礦石、地面和周圍物體釋放出的熱能,易造成人員中暑、太陽紫外線的燒傷和灼傷。另外,高溫、高溫環境可影響勞動者的體溫調節,水鹽代謝及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高溫還可以抑制人的中樞神經系統,使作業人員在操作過程中注意力分散,肌肉工作內能力降低,從而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
二、預防措施:
(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嚴格貫徹實施《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爆破安全規程》、《金屬與非金屬露天礦山安全操作規程》。
(2)作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民用爆炸物品和爆破作業的安全規定,由專職爆破員進行爆破作業,設置爆破警戒范圍,實行定時爆破制度。禁止在雷雨天、夜間和霧天進行爆破作業。
(3)作業單位應當加強粉塵檢測和防治工作,制定職業危害防治措
施,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設施,指導和監督其正確使用。
(4)接觸粉塵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作業人員,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5)粉塵和有毒有害物質的濃度不得超過工業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中的規定。作業場噪聲不超過90db(A)。